在这么多年的工作生活中,发现人都比较喜欢去做一些自己熟悉的,经历过的,有经验的事情,在采取的方法上,也偏向于自己熟悉的,流行的,通用的方案,在思维上,也偏向简单的,重复的,机械式的思考。
简单的说,我觉得这个就是思维上的惰性,之所以我们都有以上的行为,主要是不想浪费脑细胞,由于习惯和适应,在考虑事情的时候,不想去做思考,仅仅是把大脑内存里面形成的物质重新取出来,毕竟这样短期内比较节省时间,也比较节省脑细胞。
作为一个码农,这种现象在IT界更为普遍,为什么那么多的码农在工作四五年都和工作一年的时候所掌握的知识差不多,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思维的惰性。他们在做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是选择简单的,熟悉的方案,即使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有更优秀的设计,但是由于思维惰性,使得他们不愿意去学习,长时间这样机械的,重复的做这种决定,导致他们越来越难以改变,眼界一直扩大,能力也只停留在他们的最初的水平。
自己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慢慢尝试避开这种思维的惰性。比如我在使用eclipse这种工具进行coding的时候,之前只会尝试记住很少的快捷键,很多时候都用鼠标去操作。这种效率很低,我虽然心里明白采用快捷键效率会更高,但是不想去记住那么多的快捷键,其实也是思维上的惰性。于是乎周末专门花了一天时间总结自己平时用的最多的,用鼠标操作的功能,然后强迫自己使用快捷键操作,发现这种方式对自己帮助非常大,明显效率提高了很多,同时让自己慢慢去逃离自己的思维舒适区,强迫自己去思考和改变。
这段时间,我也开始慢慢熟悉使用mac unix操作系统进行办公开发,之前在windows下比较习惯了,一直不愿意使用mac,毕竟熟悉新的系统成本太高。但是这一个月下来,我发现mac下配合一些工具,效率也非常高,而且使用时间越长,越来越离不开mac,对命令行越熟练,效率可以成几何级的增长。这一件事情也对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只有对比之后,才能明白那些才是最适合你的,不经过对比,你永远都不知道之前的想法有多么的槽糕。
在编程方面,其实也是这样,当你发现你自己coding很熟悉的时候,其实就是需要改变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开始进入了思维的舒适区,在舒适区生活的越久,成长就越慢。在我觉得java编程非常熟练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新的编程和语言,接受新的编程理念和编程方式,刚开始的确非常痛苦,你不自觉的会进入到自己的思维的舒适区里面,但是经过思维强制转化之后,会发现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